7月10日,由中天钢铁集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典型污染物高效催化材料与过程强化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中期检查会在中天钢铁集团召开。结合中期执行情况报告和专家组意见,项目顺利通过中期检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料处处长雷瑾亮、项目主管胡志刚,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晋工、云南大学教授柳清菊、东华大学教授陈烨、江苏大学教授杨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李思瑶,对项目中期进展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周欣、常州经开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局长薛飞,中天钢铁集团领导周国全、王郢,与会指导。
周国全讲话
“中天钢铁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将绿色环保技术深度融入产业实践,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中天钢铁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周国全表示,中天钢铁集团将以此次中期检查为契机,严格对照专项目标与专家意见,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产学研协同,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
中天钢铁集团也将始终秉持“科技引领、绿色赋能”的理念,全力保障研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成果转化,力争将本项目打造为传统制造业绿色智能转型的标杆,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贡献中天力量。
周欣致辞
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周欣在致辞中表示,该项目契合常州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方向,市科技局将全力支持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加速成果落地转化。
作为牵头单位,中天钢铁充分发挥产学研纽带作用,推动研发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既彰显了中天钢铁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又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专家组指导
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料处处长雷瑾亮从专项管理要求、中期检查流程和重点关注事项等方面,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实施和中期检查提出具体指导。
项目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易红宏教授围绕项目背景与研究目标、中期指标及完成情况、中期重要进展及成果、人员及经费投入情况、项目组织实施及管理、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
据介绍,“典型污染物高效催化材料与过程强化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聚焦化工、钢铁行业“三废”治理重大环保课题,自2023年11月启动以来,中天钢铁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高校院所及企业组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创新构建了从“靶向指导”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技术攻关体系。
通过突破多污染物协同净化关键技术瓶颈,在活性位点与污染物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开发多系列高效吸附剂和催化剂产品。
项目不仅为新型环保材料研发奠定理论基础,更致力于研发高效催化材料及配套技术,计划建设2个示范性环保工程,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专家组考察
随后,专家组实地考察了棒材一线加热炉精脱硫项目施工场地,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审阅了《项目中期执行情况报告》及支撑材料,并围绕研究内容完成度、技术路线合理性、经费使用规范性等展开质询。
经讨论形成评审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围绕研究内容有序推进,完成了中期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和考核指标要求。同时,专家组对项目材料完善、成果凝练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计划
项目负责人易红宏教授和中天钢铁集团总裁助理、中天特钢公司总经理王郢表示,下一步,项目组将结合专家建议,加快核心技术攻关与示范工程建设,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污染物治理解决方案,为我国绿色制造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配资平台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