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大街亳都·新象文化街区,人流如潮。马国民 摄强化区域联动。以郑汴洛安四大古都为牵引,打造产品一体、交通一体、营销一体的区域文旅发展共同体。依托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大力发展沉浸式演艺、剧本娱乐等新业态。推动融合发展。实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行动,纵深推进文商旅、文体旅、农文旅、交旅等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胖东来、蜜雪冰城等流量带动效应,共同办好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等重大赛事活动,发挥文旅“一业兴百业旺”的综合带动作用。优化产品线路。持续实施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提升黄河古都、文明探源、中原红色等15大主题50条精品线路、30个“老家河南”网红打卡地内涵品质。重点办好“寻美华夏”中原大遗址走廊宣传推广、“中国功夫焕新之夜”等主题推广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持续实施“引客入豫”行动,鼓励旅游景区实行门票减免等优惠措施。聚焦游客需求,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优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抓项目项目建设拉满弓 有效投资后劲足本报财经全媒体中心记者 宋敏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四季度是项目建设的冲刺季,发展改革系统将积极发挥投资综合管理部门作用,全力奋战、聚力攻坚,以项目建设‘拉满弓’助力经济发展全年红。”10月28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表示。
10月23日,在洛阳市孟津区洛阳晶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技术工人正加紧组装高端玻璃清洗机。郑占波 张露露 摄更加积极“走上去”,最大限度争取资金“切蛋糕”、项目“进盘子”。马健说,将抢抓国家“十五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机遇期,加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综合交通、城市更新、消费提振等重点领域项目谋划论证,完善项目储备库、提高项目成熟度,形成“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能滚动”的良好局面,争取我省更多标志性、引领性、前瞻性项目被纳入国家“大盘子”。更加主动“走出去”,招引落地一批带动强、效益优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产业园区主战场作用,聚焦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场景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市场规模和物流枢纽优势招商。坚持以项目落地论英雄,全面摸排在谈的重大产业项目清单,加强已签约项目跟踪落实,提升“意向—签约—落地”全链条转化效率,争取尽快形成一批新的产业增量。更加自觉“走下去”,做精做细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百千万”工程,强化重大项目“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管理,动态更新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单,定期开展实地调研督导,动态完善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以强有力组织和超常规举措为扩大投资保驾护航,加快形成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工作量和实际投资量。强产业加力稳增长优服务促升级强链群本报财经全媒体中心记者 陈辉“工信系统将压实责任、鼓足干劲,紧紧抓住最后两个月的黄金期,全力攻坚冲刺,用超常规工作、逆周期举措、精准化服务,确保企业稳定生产,推动产业趋优向新。”10月28日举行的河南省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严琛表示。
位于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许昌安彩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光伏轻质基板生产线正高效运转,该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产销两旺。吕超峰 吕科 摄加力稳增长。密切监测工业用电、开票收入等指标,强化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调度,做好全链条服务,奋力夺取全年红。深入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贷款贴息等存量政策,加快谋划推出激励企业生产达效增量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力优服务。推动“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常态长效,加快实施助企服务9项机制30条措施,帮助企业降成本、拓市场、增效益。强化营收前900家工业企业包保服务,四季度全省各级拟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人才用工等活动3000场以上。加力促升级。深入实施10个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年底前完成1万家企业诊断服务。健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国家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钢铁等9个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力强链群。完善产业链群培育机制,加快推动超硬材料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世界级,推动智能终端等3个集群争创国家级。提升碳硅新材料等9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建设质效,争取航空航天精密部件等省级集群晋位国家级。深入推进优质企业雁阵培育行动,做强产业链群主体支撑。促消费保持消费、外贸强劲势头本报财经全媒体中心记者 王歌今年以来,全省商务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大力提振消费扩内需,着力推动外贸拓市场,在稳外贸方面,我省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及时出台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措施,持续育主体、优服务、拓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外贸进出口额6431.8亿元,同比增长18.7%、高于全国14.7个百分点;在促消费方面,河南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繁荣壮大消费市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下一步,全省商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力冲刺四季度,全力打好攻坚战,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10月28日,在河南省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新闻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介绍了四季度我省在稳外贸、促消费方面的目标与具体举措: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再创新高。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企业服务,抓好主体培育,加强贸易管理,多元开拓国际市场,争取全省进出口规模迈上新台阶。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领先。强化项目意识,全面推进重点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特色商业街区“两圈一街”项目建设。办好特色促消费系列活动。积极申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等国家试点,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新型消费。扩投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经济本报财经全媒体中心记者 曾鸣“财政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更加给力。”10月28日,在河南省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新闻发布会上,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翔煜表示。更大力度释放政策效能。全面落实中央出台的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加快推进“两重”等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进度。抓紧更大力度做大收入盘子。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一系列财税政策,持续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推动培育财源税源。加快盘活低效国有资产,将更多“沉睡资产”变为“增收活水”。更大力度落实“三保”优先。持续加大对市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困难地区倾斜。一以贯之严格落实“三保”标识管理、县级月度“三保”支出调度管理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督促各地紧盯教育、卫生健康等关键领域,确保各项“三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更大力度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拟发行置换债券76.2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项债券170.6亿元、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债券169.8亿元,加力推进融资平台退出工作,推动政府债务风险逐步化解。完善化债债券直拨机制,确保债券资金规范高效使用。用足用好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政策,更好发挥扩投资、稳增长政策效能。强实体强化金融服务 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贾永标“今年以来,全省金融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强化‘两高四着力’金融服务,有力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10月28日,在河南省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新闻发布会上,省委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吴建武说,下一步,金融系统将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加大力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施科技金融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向银行机构推送1.5万家科技型企业“无贷户”信息,加大贷款投放,力争全省科技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组建科技金融联盟,成立科技保险共保体,促进“股贷债保投”联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聚力支持农业强省建设。探索建立“金融链长制”,“一链一策”精准服务。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摸排种业企业、农机企业融资需求,逐户对接、跟踪服务。精准开展产融对接。省市县三级金融服务专员协同联动,做好项目筛选、推送工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力争年底贷款规模超300亿元。加快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贷联动,组织金融机构对项目提供中长期配套贷款,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动态调整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加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用好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绿色通道”合作机制,助力更多企业登陆新三板、北交所。持续开展银行间市场债券增量提质行动,加强发债主体培育和项目储备,促进更多融资落地。
举报/反馈
配资平台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